苟坝会议会址简介: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央政治局在苟坝召开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要求进攻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持反对意见,他的意见被会议否决。
3月10日夜,毛泽东手提一盏煤油灯去找周恩来,并得到了周恩来、朱德支持,放弃了进攻打鼓新场计划。
3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三人团”,代表中央领导指挥军事行动。这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核心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标志,对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和长征胜利具有重大的影响。
2006年苟坝会议会址被列入全省重点保护文物,2010年被列入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1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3月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文化及旅游处副处长罗婷:文旅融合讲好苟坝故事
苟坝是一块三面高山环绕的坝子,东西北三面山峰林立,其主峰马鬃岭海拔1200余米,独特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红军隐蔽,为红军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今,苟坝会议会址仍保留着黔北民居风格。人们将毛泽东同志当年走过的那条连接会址的小道,亲切地称为“毛泽东小道”。
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文化及旅游处副处长罗婷介绍,自2014年启动苟坝会议会址文物群保护以来,对苟坝会议会址、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2022年,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实施了苟坝会议会址消防工程,实现区域内的红色文物消防的智能化、实时监控全覆盖。
为用心讲好红色故事,管委会先后培养专职讲解员18名,其中一名为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管委会还多次组织讲解员参加省、市、区相关培训及比赛,切实提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能力水平。2023年至2024年提供讲解服务8073批25万余人次,现场教学4408场。
管委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融合乡愁文化,开发出“1+N”研学实践教育经典课程,联合辖区内有资质的研学培训机构,依托市区研学资源,全面统筹规范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2024年,开展研学教育117批,服务3.69万人次。
罗婷说:“将充分发挥苟坝红色文化资源,积极融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赤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强化苟坝景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长征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