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强化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在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上取得更大成效。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既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也是一条立足省情的科学发展之路,更是一条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展现文明贵州新风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深入开展“四大文化工程”传播推广、认知塑造。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构成了贵州特色文化资源的核心,共同铸就了贵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贵州锚定“奋力打造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目标,作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的决策部署,具有为贵州立心的长远意义和为发展赋能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内涵,将其中的精髓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同时构建完善的产品体系,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文化旅游线路等,提升贵州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享有“文化千岛”“民族生态博物馆”等美誉,这块多民族生活的土地留下了数目众多的特色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记述着贵州人文的淳朴与厚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政策,持续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提质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培养传承人,努力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让贵州特色文化资源焕发新生,充分展现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文明贵州新风采。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释放文化发展活力的关键,也是推动贵州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贵州着眼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盘棋”,抓好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统筹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和新闻事业单位联动改革,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努力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简化文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文化企业的办事效率,鼓励文化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优化文化发展环境,提升经营主体自主能力,用钉钉子精神把文化领域改革进行到底,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促。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对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将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文明贵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形式,苗族刺绣、布依族蜡染、水族马尾绣等少数民族的“指尖技艺”,逐渐成为带动民族地区致富振兴的“指尖产业”;“村超”“村BA”等“村”字头系列特色文旅体项目,正成为不断推动全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利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多元化的宣传营销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贵州旅游,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深度交融。(吴佳妮 何永玲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