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黄平县旧州镇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创新构建“五共机制”,推动乡村面貌由表及里焕然一新,探索出一条可复制、能持续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治理效能提升新路径。
机制引领,组织共抓“一盘棋”。专班统筹强指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宣传报道小组和“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小组,形成“党委统领、政府主抓、部门联动、村居落实”责任闭环。网格包保全覆盖,推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三级网格责任制,将整治任务精准分解到最小单元,确保责任到人、压力传导到位。清单管理明路径,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明确各阶段重点任务、验收标准及完成时限,确保步调一致、高效推进。
同心同向,干群共商“一条心”。“院坝会”集民意,深入村寨召开“院坝会”“田坎会”,围绕“清哪里、怎么改、如何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需求清单”与“问题台账”。“积分制”激活力,创新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将主动清理房前屋后、配合改厕改圈、规范垃圾投放等行为量化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晒比促”树新风,在“且兰古镇”微信公众号创新设立“晒晒我的家”栏目,定期展示“示范户”,营造“户户争先进、村村比美颜”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群众荣誉感和参与热情。
精准发力,攻坚共治“一主题”。“两清”去顽疾,聚焦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清理各类积存垃圾、废弃物,拆除残垣断壁、废弃棚舍,村容豁然开朗。“两改”提品质,有序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新(改)建及整改,同步实施畜禽圈舍标准化改造,实现人畜分离。累计新(改)建卫生厕所65户,普及率达60%;示范村川心堡村新建标准化圈舍2间,有效改善了庭院卫生条件。“两治理”优生态,采取“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治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显著提升。构建“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县处理”垃圾治理链,配备垃圾桶110余个、清运车20辆,实现生活垃圾随满随清。
标本兼治,长效共管“一张网”。村规民约“立规矩”,指导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环境的责任义务及奖惩措施,实现“软引导”与“硬约束”并重。专管队伍“常巡查”,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村级环境管护队,负责日常巡查、设施维护与问题上报,确保整治成果“有人管、管得住、不反弹”。多元投入“强保障”,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鼓励乡贤能人捐资捐建,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清理奖补,形成“财政补一点、项目融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多元投入格局,为行动提供坚实保障。
成效共享,家园共美“一幅画”。“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的深入实施,使旧州镇乡村面貌发生蝶变,昔日“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变身小花园、小菜园;整洁的村道、洁净的庭院成为标配;无害化厕所的普及与标准化圈舍的建设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清水绕村、垃圾归位的景象重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与治理根基。
下一步旧州镇将持续深化“五共机制”,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为乡村善治贡献旧州力量。(石 涛)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