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田 香远益清
——六盘水市持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
盛夏时节,走在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街头,细心者会捕捉到一些微妙的变化:农贸市场里,摊贩自觉将菜叶扫入筐中;社区文明实践站,道德模范的宣讲引来掌声阵阵;村寨院坝,“小院说事”正商讨着婚丧简办新规……这些看似微小的片段,正是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真实写照,展现着城市管理的常态化、精细化。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六盘水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统领,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让城市更有温度、乡村更具活力。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六盘水市累计新获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共有全国文明城市2个、全国文明村镇16个、全国文明单位20个、全国文明家庭4个、全国文明校园7个、全国道德模范2名。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六盘水文明创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激励与鞭策。
文明根基在于群众参与。近年来,盘州推出的“随手拍”活动,吸引众多市民用手机记录身边的文明或不文明现象。通过热线电话、问卷调查、网络平台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让好点子转化为推动“创文”的好办法,真正实现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道德模范讲道德”是六盘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创新品牌。六盘水市60多名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后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机关、学校开展宣讲,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2024年以来,该市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76万余场次,覆盖群众20余万人次。
不仅如此,六盘水市还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新模式。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水城区“村画”闹春活动热闹上演;“五一”期间,野玉海景区“农民画里话文明”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成为文旅新亮点。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六盘水市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坚决破除高额彩礼、滥办酒席等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六枝特区大用镇凉水井村实施的“33治丧”模式,关注3类关键人员并商定丧事办理时间不超过3天。自2023年6月起,已引导100多户群众缩短治丧时间,节约成本超过100万元。该模式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并入选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乡村振兴100个典型案例之一。
“创文不是为了牌子,是让日子更美、心气更顺。”一位社区干部朴实的话语,道出六盘水市文明创建的根本宗旨。
在盘州市胜境街道胜境居委会,邹广阳、邹广周兄弟从父辈手中接过守护红军墓的重任,秉持“先祭英烈,再拜祖宗”的家训,五代人接力守墓八十余载。今年5月,兄弟俩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用坚守诠释诚信与担当。
在六盘水这方热土上,这种精神力量不断传递、生生不息。
凉都的文明故事没有终点,如蜿蜒的北盘江水,在每一份坚守、每一次创新、每一点进步中奔流不息,润泽着这片土地上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通讯员 李 曼 徐训琴)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