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的山岗依旧青,门前的河水常入梦……”每周一下午课后,一阵嘹亮歌声穿透操场,响彻校园,纳雍县第八小学音乐社团学生练习“苗族飞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雪皎将“苗族飞歌”带进教室,她清亮婉转的嗓音,新颖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学生实际,她先介绍歌曲起源、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再讲解文字发音到歌词传递大意,一遍又一遍地教唱,学生脸上绽放笑容。
一开始,学生还比较吃力,通过不断鼓励,他们逐渐自信张口开唱,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李雪皎说:“希望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让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据悉,苗族飞歌歌词富有韵味、曲调优美,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民间艺术,蕴含苗族人民的智慧。
杨耀桐是苗族飞歌社团的学员,他说,通过歌词,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我觉得歌曲很好,第一次体会到苗族歌曲这么优美动听,以后我还想继续了解这项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传承的桥梁 。纳雍县第八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学生从小接受熏陶,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介绍,纳雍县第八小学还依托大课间活动,把鼓舞和武术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程修正)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